保温和防水都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它们对于建筑物的性能、耐久性以及居住舒适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很多人或许会疑惑,外墙保温和防水究竟哪个应该先进行施工呢?
一般情况下,外墙应先做防水,再做保温,原因如下:
从功能实现角度
防水为基础保障:外墙防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雨水、地下水以及空气中的水汽等水分侵入墙体结构内部。如果先做保温后做防水,一旦防水层出现渗漏等问题,水分会渗入保温层。保温材料大多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被水浸湿后,其保温性能会大幅下降,导致保温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有效实现保温功能。
保温基于干燥环境:保温层是依靠其低导热系数的材料特性来减少热量传递,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只有在墙体保持干燥的情况下,保温层才能正常发挥功效。先做好防水,能为保温层营造一个相对干燥、稳定的附着环境,确保保温效果的持久性。
从施工质量角度
防水施工对基层要求:防水施工通常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坚实、干净且干燥。在进行防水处理时,可以对基层存在的裂缝、孔洞等缺陷进行修补完善,使其达到防水施工的标准要求。如果先做保温,保温板的铺设等可能会掩盖基层的一些瑕疵,后续再做防水时,难以对基层进行彻底的处理,从而影响防水施工质量。
保温施工便利性:先完成防水施工后,外墙表面相对平整、光滑,为保温材料的粘贴、固定等操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例如,在粘贴保温板时,平整的防水层面能够使保温板更好地与墙体贴合,保证粘贴的牢固性和保温层的平整度,有利于提高保温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从材料耐久性角度
防水保护保温材料:先做防水能有效阻挡水分对保温材料的侵蚀,延长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许多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出现变形、发霉、腐烂等情况,降低保温性能且影响其结构完整性。防水层就像一道屏障,保护着保温材料免受水分的危害。
保温材料特性影响防水:部分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防水层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一些保温材料的粘结剂可能会对已施工好的防水层有轻微的溶蚀或破坏作用。先做好防水,在其固化、稳定后再进行保温施工,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等,如果外墙原本的防水层状况良好,经检测不存在渗漏风险,也可以先做保温,但后续仍需密切关注外墙的防水状况,一旦发现渗漏迹象要及时处理。总体而言,常规新建建筑外墙施工大多遵循先防水后保温的原则。
【责任编辑】山东兴华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